更新时间:2024-11-12 08:46:01点击:
中国绿色时报1月3日报道2016年,绿色贵州锁定增加绿色总量、攻坚生态扶贫、发展惠民产业多个发力点,深化改革创新,书写了绿色发展的新画卷。重点发力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2016年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给出成绩单: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875万亩,其中新造林577万亩、封山育林124万亩、退化林修复17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
防止两江上游水土流失是贵州生态建设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贵州以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植被恢复费项目、石漠化治理营造林工程等林业工程项目为依托,大力开展营造林建设。城乡绿化建设多姿多彩。全省各级围绕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和五个一百工程建设等,以环城城郊绿化、通道绿化、镇村绿化、园区绿化、旅游景点景区绿化为重点,全省披绿14.9万亩。
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采取植纪念树、以资代劳等多种方式,全省完成义务植树5608万株,完成中幼林抚育任务600万亩,参加义务植树1368万人次。到2016年底,全省森林面积达1.37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4.2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达到52%。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成。
扶贫攻坚探索精准扶贫之路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贵州林业责任重大。贵州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近50%。如何让贫困地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贵州积极探索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脱贫的新路径。资金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
2016年,全省营造林工程项目70%以上布局实施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投入资金不低于23亿元,其中60%将转化为农民群众的劳务收入。通过利用营造林、天保、退耕、农业综合开发、生态护林员等项目资金,安排定点帮扶8个县、乡营造林任务4.5万亩,总投资4172万元。通过整合和统筹相关资金,向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3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倾斜。
摸清贫困人口实施精准帮扶。组织开展贫困人口就地转成生态护林员调查研究,制定发布了《贵州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细则》和《贵州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安排贫困人员参加林业生态建设,在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增加贫困人口劳务收入。
发展林业产业促进扶贫增收。精准制定经济林定向发展规划,加强技术指导,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集中力量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投入不足的突出问题。
结合项目安排就业实现脱贫。公益林补偿、天然林保护、森林公园建设等项目建设中,积极吸纳贫困人口进入护林队伍,通过稳定就业实现脱贫。
2016年,贵州省争取到中央2.5万名生态护林员指标、专项资金2.5亿元,是中央安排生态护林员专项资金最多的省份。2016年国家下达全省退耕还林直补资金23.65亿元,涉及贫困户50万户、户均1137元。下达中央财政天保工程管护经费1.1亿元,使3000余名贫困人口平均增收7000余元。
下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8.5亿元,使5000名贫困人口通过参加森林管护每人增收1万元,74.6万贫困户户均补偿收入174元。兴林富民引领绿色产业发展对贵州而言,林业产业对于民生改善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区省份,贵州山地、丘陵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2.5%,大多数贫困人口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山区、高寒山区。贵州扶贫开发的潜力在山、希望在林,解决脱贫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发展经济林,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
近年来,贵州坚持把兴林和富民作为林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加大力度调整生态与产业、兴林与富民的关系,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如今,赤水竹产业,乌当花卉苗木产业,关岭火龙果和花椒产业,湄潭、凤冈和都匀茶产业,玉屏油茶产业,大方天麻产业,龙里刺梨产业等迅速崛起,绿水青山正变成金山银山。为了助力旅游产业发展,林业部门还强化绿色通道建设,结合林业工程绿化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打造多彩贵州生态景观大走廊,给过境贵州的游客留下美好印象。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各地重点绿化美化民族特色村寨,鼓励扶持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兴办乡村旅游业。
绿色家底逐年厚实,绿色贵州新名片越来越亮丽。2016年,贵州安排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200万元,扶持各地林产品加工、林下经济、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油茶、核桃、刺梨等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2016年全省营造经济林面积达150万亩以上。习水等9个单位入选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全省林下经济产值达155.85亿元。探索开展森林康养工作,组织编制全省森林康养规划和标准,扎佐林场和茂兰、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岭南白鹭湖湿地公园成功申报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
与省旅游局签订了森林旅游发展备忘录。组织编制《贵州省城郊森林公园发展规划》《贵州省森林公园发展规划》和《贵州省森林人家创建标准》。
施秉、荔波、习水3个县被授予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新设立各级森林(生态)公园16处,其中国家级生态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13处。
2016年森林公园接待游客约42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约60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500亿元。全年实现林业产业产值1000亿元。整合力量加强湿地保护管理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贵州两江流域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贵州和两江中下游地区持续输送了清洁淡水。贵州湿地的安危直接影响到两江湿地生态系统的安全。
但珍贵的贵州湿地资源极其脆弱,近年来,贵州意识到湿地保护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整合政府力量,以及法律、科技、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全力扭转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局面,力争湿地保护事业后来居上。强化依法治湿。
2016年1月1日,《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把湿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重要的生态系统,加强整体保护,有利于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更好地保护湿地和科学合理利用湿地资源。贵州省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主任,林业、发改、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水务、农业、旅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贵州省湿地保护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湿地保护工作。
成立贵州省湿地保护专家组,为全省重要湿地名录及范围认定、湿地保护规划制定、湿地资源利用、湿地生态补偿和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加快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主体、湿地保护小区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解决有人保护和有钱保护的问题,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湿地功能不削弱。贵州抢抓国家对湿地进行抢救性保护的机遇,加快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步伐,使全省国家湿地公园从1处增加至36处,2016年拟申报10处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增速最快的省份。
依靠专家团队科学管湿。在积极依靠和培养省内湿地专家和团队的基础上,注重与省外专家团队建立广泛联系。目前,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等单位专家和团队已参与到贵州省的湿地保护管理和湿地公园建设规划设计中。
加强宣教普及湿地知识。在全社会形成珍视湿地、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氛围,激发公众关注、参与和支持湿地保护的热情。
利用世界湿地日、贵州省湿地保护宣传周(每年10月的第三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宣传画,制作湿地贵州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举办生态贵州醉美湿地摄影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传递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理念,让广大群众关注湿地、深入了解湿地知识,提升亲近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创新湿地保护与管理机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湿地保护和建设模式,借助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推动湿地保护事业发展,实现湿地生态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共赢。
多管齐下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贵州将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作为守住生态底线、推动绿色发展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一年多来,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稳步推进。转变观念,生态为先。以维护和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作为国有林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因养林而养人为方向,以保护培育森林资源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主要功能,全面停止木材商品性采伐,剥离企业经营性业务,划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多管齐下,强力推进。成立了由刘远坤副省长任组长、相关厅局为成员的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了《贵州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期间冻结办理工作人员调入和固定资产处置的通知》《关于编制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贵州省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答复》;组织召开了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省国有林场改革推进会,对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进行了部署。省政府与各市(自治州)政府、各市(自治州)政府与各有关县(市、区)政府相继签订了《国有林场改革目标责任书》,把改革责任落实到人、到事、到环节。以面积核岗,以岗核编。
严格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关于国有林场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和精简高效的原则,按照管理面积合理核定国有林场技术管理岗位。核定事业编制应充分满足岗位需求。全省国有林场总编制按照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进行控制,林场之间编制余缺采取内部整合、省内调剂等方式解决。核定编制的国有林场实行岗位绩效与职工收入挂钩的分配制度,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公用事业费用等按照隶属关系纳入同级财政全额预算管理。
通过改革,全省国有林场将设置岗位6920个,核定事业编制数4918名。创新管理,保护资源。全省国有林场将从原有的110个撤并为106个,统一将国营林场、林场、总场、管理站更名为国有林场。
全部纳入同级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并严格执行同类事业单位相关财经管理制度。全省国有林场功能定位为: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主要职责范围包括: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林木良种选育、花卉苗木繁育、林业科研及新技术推广、国家战略储备林基地建设、森林旅游开发及生态文化宣传等。单位类别全部核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加大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力度,采取流转集体林地营造林、加强森林抚育等措施,努力实现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到2020年,国有林场经营面积、森林蓄积预计分别可达到600万亩、3500万立方米。重点突破高位推动促退耕贵州山多,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在贵州一直是主战场。
在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贵州累计完成造林2010万亩,为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7个多百分点,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进一步加快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助推大扶贫战略实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贵州省上下高度重视,抢抓机遇,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作为力争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打赢脱贫攻坚决战、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统一思想和行动,全力推进工程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
3年来,国家累计安排贵州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703万亩,目前,2014年和2015年的造林任务共230万亩已全面完成,2016年下达的473万亩造林任务已分解落实到县级实施单位,现正在组织实施。党政高位推动,部门通力协作。成立了贵州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省长和副省长担任,成员单位涉及省直11个部门,明确了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省农委、省财政厅等成员部门的职责,形成了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发改部门牵头协调摸底调查、方案编制、任务申报与下达等工作;国土、水利部门在坡耕地摸底调查期间,积极配合提供坡耕地现状图、重要水源区区划图;财政部门积极筹措工作经费,为工程实施提供了保障等。
责任落实,强化经费保障。省政府与市(州)政府、市(州)政府与县(市、区)政府、县(市、区)政府与乡(镇)政府逐级签订了退耕还林责任状,将目标、任务、资金、责任逐级落实到市(州)、到县、到乡镇。按照省政府要求,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经费除中央补助外,省、市(州)、县三级每亩安排10元,按5:2:3的比例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2014年、2015年省级财政已安排资金1797万元。超前谋划,开展摸底调查。
为做好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实施准备,2014年初,贵州在全国率先开展了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度-25度坡耕地和农民退耕还林意愿摸底调查工作,摸清了全省25度以上坡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度-25度坡耕地资源现状,总面积2212万亩,提出退耕还林申请的农户比例达92.92%。做好三个结合,发挥退耕还林综合效益。一是退耕还林与高效农业发展相结合。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贵州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林草结合模式实施方案》,鼓励整合资金,向社会融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林草、林药、林茶等结合模式,鼓励公司、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退耕还林建设。2014年、2015年退耕还经济林的面积占80%以上;参与退耕还林建设的新型经营主体有企业、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等。毕节市现有57家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造林面积为全年造林任务的70%。二是退耕还林与脱贫攻坚相结合。
为了发挥退耕还林在脱贫攻坚的作用,任务安排上向贫困地区贫困县倾斜。2014年、2015年安排给贫困县的面积达84.3%。各工程县在任务安排时,优先考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实现应退尽退。
两年来参与退耕还林的贫困农户28.2万户、91.8万人,约占全省现有贫困人口的18%。三是退耕还林与农村深化改革相结合。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创新开展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将农村农民承包经营的坡耕地通过入股、流转等方式,由企业、公司、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来实施退耕还林。
一方面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撬动了各类社会资本的融入,四是变死资源为活资产,增加了农民财产性、经营性、工资性收入。2016年贵州取得了突出成果。迈进2017年,贵州绿色发展再启航,贵州将努力续写绿色的精彩故事。
本文来源:星空app-www.tsjzgb.com